有一种修养,叫知人不评人,知事不声张。

邓州如华房地产有限公司 2019-12-26 10:41:34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No.1 知事不声张,是一种善良 网友@小麦 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我是现在的父母抱养来的,这个事情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才知道。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,他们从来没有告诉过我,我是他们抱养的这件事。毫无征兆的,有一天,邻居阿姨突然指着我说:“你是你妈捡来的,你知道吗?”我突然一愣,低头就哭了。邻居阿姨站在一旁哈

No.1

知事不声张,是一种善良

网友@小麦 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我是现在的父母抱养来的,这个事情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才知道。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,他们从来没有告诉过我,我是他们抱养的这件事。毫无征兆的,有一天,邻居阿姨突然指着我说:“你是你妈捡来的,你知道吗?”我突然一愣,低头就哭了。邻居阿姨站在一旁哈哈大笑。那个阿姨的笑声,是我这辈子较大的阴影。王小波说:“口沫飞溅,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,层次很低。”每个人都有一处不为人知的伤口。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,不拿别人的伤口来“自我感动”。生而为人,不轻易触碰别人的伤口,是较大的善意。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抚慰别人的暖阳,而不是伤害人心的利剑。不声张别人的私事,不嘲讽别人的难处,克制自己的评价,是对人对事较好的尊重,也是做人较大的善良。

No.2

知人不评人,是一种修养

曾国藩在打下了太平天国后,湘江名士王闿运来到曾府上。此时王闿运年纪轻轻,意气风发,对功名并不怎么感兴趣,却深信古代纵横家们的帝王之学,一心寻找明主,想要做开国的功臣。见面之后,王闿运劝曾国藩不要帮助朝廷,而是拥兵自重,趁机自立,并且要曾国藩以韩信为前车之鉴。曾国藩见王闿运说得滔滔不绝,却始终微笑不语,只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上比划,只见桌面上写着一连串的“妄”字。

曾国藩没有当面评价王闿运,只是静静的听他说完,委婉的在桌上写下一些“妄”字,避免尴尬,这是一种聪慧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、自己的故事,也有自己要走的方向,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随便去评价别人的生活,因为你可能并不懂别人的幸福和成功。轻易评人,妄下判断是不礼貌的,甚至会让彼此都难堪,下不来台。自以为看透,说破之后才发现自己看到的不是真相的全部,但对别人的伤害已经覆水难收。就有如心理学上很有名的“冰山理论”

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水面上的冰山一角,只不过只是看到了十分之一的冰山,还有十分之九的冰山在水下,被人们所忽略。有些人有些事,就像这冰山一角,眼见不一定为实。如果你不了解,你就闭嘴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了什么。如果你了解,那你就更应该闭嘴。凡事不要总是带着自己的偏见,先入为主地去评价、议论别人,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别人有过怎样的经历,心中有怎样的痛处。不随意评价别人,是一种修养,更是一种智慧。

No.3

知理不争辩,是一种智慧

西方有句谚语:持久的争论意味着双方都是错的。试想,争论时间太长,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了真理和谬误,只是争个对错。别试图纠正一个比你层次低的人的观点,除非你不怕深陷其中,纠缠不休。所以与层次不同的人,不必辩来辩去,还是慎言的好。知理不争论是一种豁达,还能使我们免去许多麻烦。早晨,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。有人来到,问子贡:“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?”子贡答道:“这个问题我知道,可以回答你。”“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?”“四季。”子贡笑答。“不对,一年只有三季!”来人毫不示弱。然后就争论不止,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。孔子听到声音,从院内出来,子贡上前讲明原委,让孔子评定。孔子先是不答,观察一阵后说:“一年的确只有三季。”来人听此,大笑而去。待那人走后,子贡忙问老师:“这与您所教有别啊!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?”孔子答:“四季。”子贡不解。孔子继而说道:“这时和刚才不同,方才那人一身绿衣。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。蚱蜢者,春天生,秋天亡,一生只经历过春、夏、秋三季,哪里见过冬天?所以,你跟这样的人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。你若不顺着他说,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?你虽然上了个小当,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道理。”生活中,和同层次的人争论,是为了寻求真理,而和不同层次的人,辩论就会演变成争执不休,既浪费时间和感情,还难分高下。在拉低自己品性的同时,也玷污了自己的价值观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